Search

最近的自我覺察

還記得六年前 ,2014年開始在網路分享的時候,我就是抱著一股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最近的自我覺察

還記得六年前 ,2014年開始在網路分享的時候,我就是抱著一股單純的傻勁,沒有想太多

就是想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,不管是過去減肥失敗,又或後來成功的經驗

所以才開始寫部落格,分享飲食,拍影片紀錄跟分享我的運動

在2016年的時候,因為分享了「TABATA四分鐘運動」,而被更多人 認識,隨之而來同時也伴隨著更多人的攻擊

在我們那個年代,「是個只要有一次業配,就會被瘋狂攻擊的年代」,我也在那時候好好體會了一番所謂被網路霸淩的感覺

負面言論排山倒海而來,即使只佔了所有言論的5%,對我來說它就是100%

所幸我撐過去了(感謝休嫂,李小妹陪著我)

好的方面是我因為這樣,正視自己在專業不足的部份,投入大量時間學習更多營養學,運動科學相關知識

但也有不好的地方,就是我因為怕自己講出來的內容不夠專業,又或是過去那被攻擊的陰影還在心底

導致我後來的分享量大幅下降,變的很膽前顧後,很多我覺得不錯的內容,或我在執行的減重方式,因為怕會有不好的影響,而不敢分享

我記得當被被質疑不夠專業時,我有這樣回答過:

「我自己是過來人,我知道在減肥中不同的階段,會有不同的進程,我能做的就是把我現在當下學到的,對我有幫助的分享出去

如果有更多專業的人能一起分享,當然更樂觀其成(現在確實已有更多專業人士在分享了),但我如果因為怕被攻擊而不敢分享,那就失去我一開始的初衷了」

還記得有段時間一堆人說都是一休分享TABATA,害別人腳踝膝蓋受傷

我真的覺得很可笑

先不說不管是文章或影片,都有警語,這是我自己平常在做的運動,但比較有強度,完全新手可能不適合,有運動基礎的朋友可以嚐試看看

難道你因為看了麥可喬登,看了科比而喜歡打藍球,然後打球時腳扭到,要怪是科比跟麥可喬登害你受傷的嗎?

但,我還是陷入了不想找麻煩的迷思,為了少點負面言論

我選擇打安全牌,像這段時間,即使我自己認為間歇斷食是滿不錯的減重工具(其實我鑽研了滿久),我自己還是會做很多比較高強度的間歇運動(快速省時有效率)

但為了怕之前的那些事情再發生,我選擇少說少錯

最近因為我跟夥伴開發的LearnFit APP開始上線測試了
除了提供給專業人士的線上課程,我們也在討論拍一些我覺得不錯的運動影片

但我心裡一直很排斥,想方設法逃避

我才驚覺,為什麼過去幾年,我一直大小傷不斷,每次休息到一個階段要重新開始,我就會又有一個新的傷,或意外,導致我必須再暫停運動

「原來這一切都是我自己內心裡的創造,而才造成了這樣的結果

我太在意外界的看法,而沒法做自己內心真正最想分享的事」

不管是運動或飲食都一樣

前幾天,忽然想通了

我應該回到初衷,分享我正在做的事,我才會有熱情,不是為了點閱,不為了觀眾的喜好,不去評估利弊

「而是我就想分享,就這樣簡單」

我本來就不是專業人士出身,講專業我再怎麼都講不贏,但我的優勢是「實戰派減肥專家(自己認為XDDD)」

我常說自己是「減肥界的神農氏,我有嚐百草的精神」,只要我有興趣的減肥法,我都不會只是聽說

而是會身體力行的嚐試,去感受利弊,分析優劣勢,再截長補短,取各家之長,綜合成一套屬於自己,適合自己的減肥方式

而這才是我真正想分享給大家的,本來以減肥來說,就沒有標準答案,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,即然是不同的個體,怎麼可能只有一種方式適用

更應該的是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,不管是運動或飲食都一樣

我更想的是陪大家一起走這段旅程,這才是我想做的

還記得我創立粉絲團時,用的名字就是「一休陪你愛瘦身」

我更想的不是教大家,而是陪大家一起,一起走這段自我蛻變的旅程

如果我太在意別人的想法,那我就什麼都不用做了

我不需要堅持只能分享某一種飲食或運動方式(即使我知道有很多不一定是主流的方法也很不錯,只是執行前需要學習知識)

最後我想通了,所以想紀錄一下,也提醒自己

我無法阻止別人怎麼想,我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了

#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看的完 #但我就是想寫
#最後讓我放張照片裝逼一下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一休YOUTUB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/leehugh007/featured 一休麥餃子購買網站 https://yi-hugh.com/一休麥餃子囉/fbin
View all posts